1
巴西必為雅番所滅 又曰、昔米太王大利烏元年、我嘗左右米加勒、使其力健、
2
今我莅臨、以確然之事、指示於爾、厥後在巴西國更有三王崛興焉、後起之君、尤爲富饒、因其貨財衆多、舉兵以攻雅番、
3
又有大王崛興、秉國之鈞、任意而行、
4
強壯之時、忽遭喪敗、其國必分爲四、東西南朔、各據一方、國不傳子、不能與前王比權量力、其國必敗、他人得之、
5
南王北王時盟時爭 先王之大臣、據南方之地、日漸強大、又有一王、秉國之鈞、較前王尤盛、
6
越數年、南王之公主、嫁於北王、二王相和、以立盟約、公主之力衰、北王之權解、公主之子女嬪妃、以及侍從、盡爲敵虜、
7
族姓一人、將繼其位、大率軍旅、攻北王之城而克之、
8
取其上帝之像、金銀器皿、遷於埃及、較諸北王、享國尤永、
9
南王旣伐北方、而反其國、
10
北王二子、大興師旅、其一遍擊四境、勢若洪濤驟至、攻其城邑、
11
南王震怒、復與北王戰、北王率衆以拒、南王敗之、
12
南王旣殲衆敵、心志驕侈、雖敗敵軍數萬、終不能久享承平、
13
越數年、北王復至、其旅若林、較昔倍之、所備輕重、不可勝數、
14
當是時列邦羣起、以攻南王、爾民間蟊賊、自高其志、終取敗亡、應先知之言、
15
北王旣至、築營建壘、取鞏固之邑、南王率其精銳之士、無能扞禦、
16
北王任意而作、莫之能禦、亦至樂郊、以成其志、
17
悉起國中兵、得善民爲輔翼、以公主下嫁南王、欲蠱其心、公主雖往、不從父志、
18
厥後北王、攻諸洲島、多取之、然有牧伯、必洒斯恥、反辱北王、
19
北王旋國入城、不久殞沒、歸於烏有、
20
繼位者在樂郊、摧稅甚苛、無怒無鬬、不日殞亡、
21
又繼位者、所行卑賤、不宜踐位、乃因時値承平、以諂諛而得國、
22
大軍勁旅、及同盟之君、爲其所滅、若洪水之淹物。
23
結約之後、彼行詭譎、其兵雖寡、亦能獲勝、
24
膏腴之壤、爲彼所得、敢作敢爲、勝於祖父、旣得貨財、悉頒左右、設詭謀以得邑、歴時不久、
25
豪氣勃發、大率軍旅、攻擊南王、南王率衆與之大戰、北王善運其謀、南王之戰不利、
26
食其糈糧者背之、軍旅四散、多被殺戮、
27
二王各懷異志、筵宴之間、誑辭是尙、所謀不利、蓋末期未至、
28
北王多得貨財而歸、欲爽聖約、所欲旣遂、乃返其國、
29
必起干戈侵犯聖地肆行暴虐 届期又至南方、不如初至次至之遂欲、
30
基底之舟攻之、使之心憂敗北而歸、怒守聖約之人、與背聖約者互通音問、
31
基底大興干戈、犯鞏固之聖所、去其日獻之祭品、置殘賊可惡之物於彼、
32
爽約之人、被其諂媚、惟崇上帝者、猶爲剛強、
33
民中哲士、將誨厥衆、恒遭鋒刃、火焰、其人被俘、其物見虜。
34
遭難之時、少得扶助、從其教者雖衆、然亦有詐僞之流、
35
民中之哲者、將受患難、以試乎衆、使民潔白、至於所定之期至、
36
彼國之王、惟所欲爲、自驕其志、藐視諸上帝、口出惡言、讟諸上帝之上帝、所欲悉遂、迨上帝怒民之期已届、所定之事、必有應焉、
37
斯王不崇列祖之上帝、不許嫁娶、自爲超乎諸上帝、不復崇敬、
38
惟敬護邑之上帝、雖列祖亦所不識、反獻金銀寶石珍珠焉、
39
厥後以諸尊榮、崇敬異邦之上帝、扞護邑城、同敬之人、必使治衆、分土得利、
40
末期旣届。南王將擊斯國之王、北王亦率其車馬、駕其艘舶、若風驟至、如水泛濫、擾亂其邦、
41
侵伐樂郊、覆亡衆國、惟以東、摩押、及亞捫、貴顯之臣、得免於難、
42
後擊他國、而埃及不得免焉、
43
埃及之金銀珍珠、以及寶物、悉爲北王所虜、呂彼亞、古實之民、爲其侍從、
44
聞東與北之信音、中心不安、盛怒而旋、悉殲其衆、
45
二海之間、爰有聖山、尊榮無比、敵至、張宮帷於斯、後必殞亡、援手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