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安息年 耶和华于西乃山、谕摩西曰、
2
告以色列族云、尔既至我所锡之地、当休息土壤、敬恪乎我。
3
六年间、耕耘田亩、治理葡萄、敛其所产、
4
越至七年、使土休息、敬恪乎我、斯时也、田亩勿耕、葡萄勿治、
5
田亩之不耕而发者、勿获、葡萄之不治而实者、勿摘、盖是年其土乃休息。
6
-
7
当其时也、土之所产、为尔及仆婢、佣人、宾旅、六畜、野兽、所食。
8
论禧年 尔宜核数安息之年凡七、七七相乘、计四十九年、
9
当年七月十日、为赎罪之期、遍地吹角为号、
10
使阅五十年成圣、普告宇内居民、此为禧年、得以自由、人各归其业、返其家。
11
每五十年必为禧年、田勿耕耘、田亩不耕而发者勿获、葡萄不治而实者勿摘、
12
此乃禧年、必以为圣、田亩之自发者、人俱可食。
13
禧年既届、各归其业。
14
人或鬻地亩或购地亩不可相款 如鬻业于人、或购人之业、勿相侮、
15
必计禧年之日月、视其远近、计田所产、而相鬻购、
16
期远价昂、期近价减、视结实之多寡、而鬻其业、
17
故勿相侮、乃畏上帝、我耶和华尔之上帝所命如此。
18
遵命者必蒙福 宜遵我法度、守我礼仪、安居斯土、
19
地之所产、使尔果腹、安然居处。
20
倘尔问云、既至七年。不稼不穑、将何所食。
21
我必于六年间、锡嘏于尔、可得三年之蓄。
22
八年耕耘、尙食旧谷、至于九年、新谷乃登。
23
地不可永鬻于人 田亩属我、汝乃宾旅、不得以田亩永鬻于人。
24
论赎地 尔所有之地、虽鬻可赎。
25
浸假宗族贫乏、鬻其田畴、亲戚赎之亦可。
26
如无赎者、而己有余、足以自赎、
27
则当核其年之多寡、以其所値偿诸于人、得归其业。
28
如己无所有、不足以偿、则见鬻之业、可存于人、待禧年至、地属于主、人归其所。
29
论赎房 如人鬻邑中之宅、则鬻后期年可赎、
30
如年已周不赎、则邑中之宅、永存于赎者、歴世勿替、即届禧年、亦不归主。
31
但宅在乡里、而无城垣、则视如田亩、可得赎之、禧年归主。
32
惟利未族之邑、与邑中之宅、利未人随时可赎。
33
如人购利未族之宅、则宅与邑届禧年必归其主、盖在以色列族中、利未人以邑中之宅为业。
34
利未族邑郊之田、为其恒业、不得永鬻于人。
35
宜顾恤贫乏 如宗族匮乏、家日益落、当周其急、使之偕居、若柔远人然。
36
宗族偕居、勿取其利、宜畏尔之上帝。
37
贷金与粟、毋图其利、
38
吾耶和华尔之上帝、导尔出埃及、以迦南赐尔、尔必以我为上帝。
39
同族自卖宜如何待之 如宗族贫乏、自鬻于尔、勿视若奴、
40
当偕尔居、如佣人旅人然、供尔役事、以待禧年、
41
届期、彼及子女、必去尔家、仍归其所、复得前人遗业。
42
昔我导以色列族出埃及、为我臣仆、故不得鬻为贱役、
43
勿治以严、宜畏尔之上帝。
44
异邦之民、来自四方者、可购为仆婢。
45
外人旅于尔中、生于尔地者、可购而得之、
46
遗于子孙、恒为尔仆、惟以色列人为尔宗族、勿治以严。
47
族有自卖者宜赎之 如尔中宾旅有富厚者、尔族穷乏、自鬻于彼、或其子孙、
48
鬻后戚属亦可代为赎之、
49
或叔伯、或叔伯之子、或同族、俱可赎之、如己有余、足以自赎、自赎亦可。
50
鬻时与禧年相去、当互为核算、揆其期之远近、酌佣人之値几何、以偿赎价之多寡、
51
年远偿其鬻金宜多、
52
年近偿其鬻金宜少、
53
岁必偕居、待若佣人、毋治以严。
54
如未得赎、届禧年之期、彼及子女、去可自由。
55
昔我导以色列族出埃及、故以之为我臣仆、我耶和华为尔之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