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撒種的比喻 那一天,耶穌從房子裏出來,坐在湖邊。
2
他周圍聚集了一大羣人,他只得上船坐下,讓羣眾站在岸上。
3
他用比喻對他們講許多事,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
4
撒的時候,種子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
5
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很快發芽,
6
但日頭出來一曬,因為不能生根,就枯乾了;
7
有落在荊棘裏的,荊棘長起來,把它們擠住了;
8
但有落在好土裏的,就結出子粒,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9
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10
門徒就進前來問耶穌說:「你為甚麼用比喻對他們講話呢?」
11
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秘,只給你們知道的機會,卻沒有給他們。
12
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被拿走。
13
我用比喻對他們講的原因:是因他們看卻看不見,聽卻聽不見,也不明白。
14
在他們身上,正應驗了以賽亞的預言說:『你們雖然仔細聽,卻不明白;雖然仔細看,卻不理解;
15
因為這些人的心靈麻木,他們的耳朵閉塞,眼睛閉着,因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心裏也不會因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
16
「但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為看得見;你們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為聽得見。
17
我實在告訴你們,有許多先知和義人渴想要看你們所看的,卻沒有看見;要聽你們所聽的,卻沒有聽見。
18
「所以,你們當聽清楚這撒種比喻的意義:
19
凡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的,那惡者就來,把所撒在他心裏的奪了去,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
20
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立刻歡喜領受,
21
但因為沒有根基而不能持久,一旦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放棄了。
22
撒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卻因世上的思慮和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
23
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明白了,後來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24
稗子的比喻 耶穌設另一個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像人撒好種在田裏。
25
但當人睡覺的時候,敵人來將稗子撒在麥子裏,然後走了。
26
到麥子長苗吐穗的時候,稗子也長了出來。
27
田主的奴僕來對他說:『主啊,你不是撒好種在田裏嗎?從那裏來的稗子呢?』
28
主人說:『這是仇敵作的。』奴僕說:『你要我們去拔出來嗎?』
29
主人說:『不必,因為拔稗子時會連麥子也拔出來。
30
讓兩樣一齊生長,等着收割。當收割的時候,我要對收割的人說:先將稗子拔出來,捆成捆,留着燒,惟有麥子要收在倉裏。』」
31
芥菜種的比喻 他對他們講另一個比喻:「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田裏。
32
這原是種子裏最小的,等到長起來,卻是園中最大的,且成了樹,甚至天上的飛鳥來築巢在它的枝上。」
33
麵酵的比喻 他又對他們講另一個比喻:「天國好像麵酵,有婦人拿來拌在三斗麵裏,直等到全團都發起來。」
34
用比喻的原因 耶穌用比喻對羣眾說了這些話,若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說甚麼。
35
這是要應驗先知的話,說:「我要開口用比喻,把創世以來所隱藏的事宣佈出來。」
36
向門徒解釋比喻 當下耶穌離開羣眾,進了房子。他的門徒進前來說:「請把田間稗子的比喻解釋給我們聽。」
37
他回答說:「那撒好種的,就是人子;
38
田地,就是世界;好種,就是天國之子;稗子,就是那惡者之子;
39
撒稗子的仇敵,就是魔鬼;收割的時候,就是世界的末了;收割的人,就是天使。
40
將稗子拔出來,用火焚燒,世界的末了,也要如此。
41
人子要差遣天使,把一切叫人犯罪的和不法的人,從他的國裏挑出來,
42
丟在火爐裏,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
43
那時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裏要發出光來,像太陽一樣。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44
天國的比喻數則 「天國好像埋在田裏的寶藏,有人找到了,就把它藏起來,然後歡歡喜喜的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買下這塊地。
45
「天國又好像一個商人搜購珍珠,
46
當他找到一顆貴重的珍珠,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把它買下來。
47
「天國又好像網撒在海裏,捕捉各類的魚。
48
網滿了,人就把它拉上岸,坐下挑選,好的收在器皿裏,不好的丟棄。
49
世界的末了也要這樣,天使要來,從義人中把惡人分出來,
50
丟在火爐裏,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
51
耶穌說:「這一切的話,你們都明白了嗎?」他們說:「明白了。」
52
他又說:「凡律法師接受天國的道理後,就像一個家主從他寳庫裏拿出新的和舊的東西來。」
53
拿撒勒人抗拒耶穌 耶穌說完了這些比喻,就離開那裏。
54
回到家鄉,在會堂裏教導人。他們都希奇,說:「這人從那裏有這種智慧和異能呢?
55
這不是木匠的兒子嗎?他母親不是叫馬利亞嗎?他弟弟們不是叫雅各、約瑟、西門和猶大嗎?
56
他妹妹們不是都和我們在這裏嗎?他從那裏得到這一切呢?」
57
他們就厭棄他。耶穌對他們說:「一個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
58
耶穌因為他們不信,就不在那裏多行神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