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书-11

(吕振中译本)

切换到福音影视网-新版圣经

  • 1 信的定义与效力 信就是对所盼望的事物有把握,对没有看见的事物能确断。
  • 2 因这缘故、前人就得了赞许的证言。
  • 3 因着信、我们了悟今世乃由上帝的话设备成的,进 而领会看得见的东西从不显露之物造出来。
  • 4 前人的榜样 亚伯 因着信、 亚伯供献了祭物与上帝、比 该隐 所供献的美好,就藉着信得了赞许的证言称 他为义;上帝对他的礼物作证了 此末句有异文,意难确定。,因此他死了、还藉着信而说话。
  • 5 以诺 因着信、 以诺被迁移而不见死;人找不着他,因为上帝把他迁移了。在迁移之前、他已经得了赞许的证言、称为上帝所喜欢的了。
  • 6 没有信、要让 上帝喜欢是不可能的,因为上上帝面前去的人必须信他存在,能真地赏报寻求他的人。
  • 7 挪亚 因着信、 挪亚得了神谕关于还未看到的事,就动了虔敬的心而建备楼船、来救他的家,便藉着信而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依信而称的义。
  • 8 亚伯拉罕 因着信、 亚伯拉罕蒙了召,就听从而出去,到他将要受为基业的地方去;他出去,不知道要往哪里去!
  • 9 因着信、他侨居在应许之地做外人,在帐棚里居住;跟同做后嗣而承受这同一应许的 以撒雅各在一起;
  • 10 因为他期待着那有根基的城,就是上帝做其设计者和建造者的。
  • 11 撒拉 因着信、连 撒拉虽过了 生育岁数的时期,还能获得能力而孕怀后裔,因为她以那发应许的为可信可靠;
  • 12 故此竟从一个人、又是仿佛死了的、生出 子孙来,像天上的星辰那么众多,像海滨的沙那么无数。
  • 13 插话 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而死,没有领受所应许的,乃是远远望见而致敬,承认自己在地上是旅客是寄居的。
  • 14 说这样话的人是显出自己在切求着一个家乡。
  • 15 假使他们是想念着所离开的家乡,总还有机会可以折回去的。
  • 16 其实呢、他们是希求一个较好的、就是天上的。故此上帝称为他们的上帝、也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豫备了一座城了。
  • 17 亚伯拉罕 因着信、 亚伯拉罕被试验的时候,就把 以撒供献了;并且那领受了应许的是想要供献个独生子呢;
  • 18 而关于 这儿子并且有话说:“是本于 以撒的、才得以称为你的后裔”的。
  • 19 亚伯拉罕心里想,就是从死人中、上帝也能叫 人苏活起来;因此在表样的意义上说、他也真地得回了 以撒呀。
  • 20 以撒 因着信、 以撒给 雅各 以扫祝福、论到将来的事。
  • 21 雅各 因着信、 雅各临死的时候、分别给 约瑟的两个儿子祝福,倚着自己的杖头而敬拜。
  • 22 约瑟 因着信、 约瑟临死的时候、提起 以色列子孙出 埃及的事,并为自己的骸骨有所嘱咐。
  • 23 摩西的父母 因着信、 摩西生下来时被父母藏了三个月,因为他们见那孩子俊美;他们不怕王的谕旨。
  • 24 摩西 因着信、 摩西长大的时候、拒绝称为 法老女儿的儿子;
  • 25 宁可选择跟上帝的子民同受虐待,也不愿意有罪恶中暂时的享受。
  • 26 因为他看被膏者 所要受的辱骂、比 埃及的宝藏为更大的财富:他转脸注视着那赏报。
  • 27 因着信、他离弃了 埃及,不怕王的暴怒;因为他坚心持守,如同看见了人目所不能见的。
  • 28 因着信、他立了逾越节,行洒血礼,免得那毁灭者触害着他们的首生者。
  • 29 过芦苇海 因着信、 以色列人过 芦苇海,像过旱地; 埃及人一试,就被吞灭了。
  • 30 围耶利哥城 因着信、 耶利哥的墙被围了七天,城就陷了。
  • 31 喇合 因着信、庙妓 喇合以和平的风度接待探子,就没有跟硬不信的人一同灭亡。
  • 32 其他的 我还要说甚么呢?要叙说 基甸、 巴拉、 参孙、 耶弗他、 大卫、和 撒母耳、以及众神言人的事,时间就不够了。
  • 33 因着信、他们制胜了列国,执行了公义政治,得了所应许的,堵住狮子的口,
  • 34 扑灭了烈火之威力,躲脱了刀剑的锋刃,从软弱中得了能力,在战争中显为勇猛,使外国的队伍掉头逃窜。
  • 35 有妇人得了他们死去的亲人复活过来。另有人被张如鼓、受重击而死,不接受赎放,为要得复活到较好的生活。
  • 36 又另有人受了戏弄和鞭打、甚至捆锁和监禁的经验。
  • 37 他们被人用石头打死,被锯锯死 在‘被锯锯死’前后有古卷加‘受着试炼’一词;按此二词形状甚相似。,死在凶杀刀下,披着绵羊山羊的皮、各处奔跑,受穷乏,受苦难,受虐待;
  • 38 世界配不上他们:他们在旷野、在山岭、 在洞窘、 在地穴、飘流无定。
  • 39 得了赞许却没有领受所应许的 这些人虽然都藉着信得了赞许的证言,却没有领受所应许的;
  • 40 因为上帝已经为了我们豫先供备更美好的事,要使他们、没有我们、就不能得完全。
回到本卷目录 回到本版本目录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