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善恶对举垂为箴言 衡量法度、执其公平、为耶和华所悦、反是必为其所疾。
  • 2 谦者得智、骄者受辱。
  • 3 善人平直、则必佑之、恶者横逆、则必败之。
  • 4 降祸之日、货财亦复何裨、临死之时、仁义足以自救。
  • 5 德备之人、有仁有义、得行坦途、作恶者流、干厥罪戾、必致陨越。
  • 6 良民行义、将得拯救、匪类行恶、必遭谴责。
  • 7 恶人既死、所望俱绝。
  • 8 义者免于难、恶者代之。
  • 9 伪善以口才、讪谤邻里、义者具明哲、自救其身。
  • 10 义者亨通、举邑喜乐、恶者败亡、兆姓欢呼。
  • 11 惟彼城邑、义者颂祝则巩固、恶者谤讟则倾圮。
  • 12 愚者暴人之短、智者隐人之恶。
  • 13 乐逸游、好谈论、泄人机事、若诚悫之士、不攻发人之阴私。
  • 14 无良谋、邦必丧、集众议、国以安。
  • 15 不识其人而保之、其受害必更大、苟不为此、可宴然而无虞。
  • 16 淑女被荣誉、强者得货财。
  • 17 益人者正以益己、损人者适以损己。
  • 18 恶者勤劳、未必有功、义者播种、必有所获。
  • 19 行义者可得生、从恶者必致死、
  • 20 正直之人、耶和华所深悦、顽嚚之辈、耶和华所痛疾。
  • 21 恶者歴世受刑、义者子孙受佑。
  • 22 豕鼻不宜金环、愚妇不宜丰彩。
  • 23 义人所可望者惟福祉、恶人所必得者惟谴怒。
  • 24 有散财而增富厚、有惜财而致贫乏、
  • 25 博施济众、必有赢余、润泽人者、必受润泽、
  • 26 粜谷者人必祝嘏、闭籴者人必咒诅。
  • 27 求善者必获恩、谋恶者必取戾。
  • 28 恃财者必陨越、行义者必若葱茏之树。
  • 29 家道乖者、所得惟风、愚者必役于智。
  • 30 义者结生命之果、救人者为明哲。
  • 31 义人在世、或受谴责、况恶人乎。
回到本卷目录 回到本版本目录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