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命造十绣幔 宜用紫赤绛三色之缕、与编棉作幕幔十、上采织基路氷。
2
幔长二丈八尺、广四尺、诸幔长短维一。
3
幔相连各五。
4
幔之聨络处、用紫缕作纽、次幔亦然。
5
幔上聨络之处、作五十纽、纽相衔接、次幔亦然。
6
作金钩五十、钩连诸幔、以成一幕。○
7
命造十一幔用以盖幕 以羊毛作十一幔、以盖幕。
8
幔长三丈、广四尺、诸幔长短维一、
9
五幔相聨、六幔亦相聨、其六幔宜重复于幕前。
10
幔之聨络处、宜作五十纽、次幔亦然。
11
作铜钩五十、钩纽聨为一幕。
12
余幔之半、必垂幕后。
13
幕幔之余、每旁一尺、垂幕两旁、以盖之。
14
命造皮盖与顶盖 用牡羊皮之红者为幕帱、施貂皮于其上。○
15
命造幕板随带座楗 以皂荚木作板、立于幕侧。
16
各长一丈、广尺有半。
17
下各二榫相对。
18
幕之众板、其式相同、幕旁之南、作二十板。
19
下造银座四十、板下各有二座、适与二榫相对。
20
幕旁之北二十板。
21
其下银座四十、板下各有二座。
22
幕旁之西六板。
23
幕隅有二板。
24
幕隅二板、一环连其上下。
25
厥板凡八、银座十六、板下各有二座。
26
以皂荚木作楗、
27
两旁幕板、各五楗、西旁幕板五楗。
28
板中横楗、由此达彼。
29
板饰以金、作环贯楗、亦以金饰。
30
我于山示汝当建之幕、必遵其式。○
31
命造遮法柜之幔 用紫赤绛三色之缕、与编棉为帘、上采织基路氷。
32
用皂荚木作柱四、饰以金、帘垂其间、金钩银座、
33
既垂其帘、运法匮入、帘隔至圣之室、与圣室相间。
34
施恩之所置于至圣室、法匮上。
35
帘外幕北设几案、幕南置灯台、遥与相对。
36
命造幕门帘 用紫赤绛三色之缕、与编棉绣帱为幕门、
37
用皂荚木作柱五、以金饰之、金钩铜座、以垂其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