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7

(新英语译本圣经)

切换到福音影视网-新版圣经

  • 1 过住棚节 这事以后,耶稣遍行加利利,他避开犹太地区,因为犹太人的领袖想要杀他。
  • 2 当时犹太人的住棚节近了。
  • 3 耶稣的弟兄们就劝他说:「离开这里上犹太去,好让你的门徒也看见你所行的神蹟。
  • 4 人要扬名,没有在暗处行事的。你如果行这些事,就当将自己显明给世人看。」
  • 5 (因为连他自己的兄弟也不信他。)
  • 6 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你们的时候常是方便的。
  • 7 世人不能恨你们,却是恨我,因为我指证他们所作的事是恶的。
  • 8 你们上去过节吧,我现在不上去过这节,因为我的时候还没有满。」
  • 9 耶稣说了这话,仍旧留在加利利。
  • 10 但他弟兄上去以后,他也上去过节,不是明去,而是暗中去的。
  • 11 节期中,犹太人的领袖寻找耶稣,说:「他在那里?」
  • 12 羣众为他纷纷议论,有的说:「他是好人。」有的说:「他妖言惑众。」
  • 13 只是没有人公开的讲论他,因为怕犹太人的领袖。
  • 14 在圣殿里教导人 节期过了一半,耶稣上到殿院教导人。
  • 15 犹太人的领袖觉得奇怪,说:「这个人没有正式学过,怎么会明白这么多呢?」
  • 16 耶稣说:「我的教训不是出于我自己,乃出于那差我来者。
  • 17 人若立志遵守 神的旨意,就必晓得这教训是出于 神,还是我凭着自己说的。
  • 18 人凭着自己说,是求自己的荣誉;惟有求那差他来者的荣誉,这人是真的,在他心里没有不义。
  • 19 摩西不是把律法传了给你们吗?你们竟没有一个遵守律法!你们为甚么想要杀我呢?」
  • 20 羣众回答说:「你是被鬼附着了,谁想要杀你?」
  • 21 耶稣说:「我作了一件神蹟,你们都惊讶。
  • 22 摩西传割礼给你们(其实割礼不是从摩西起的,乃是从祖先起的),你们也在安息日为男婴行割礼。
  • 23 若男婴在安息日受割礼,免得违背摩西的律法,我在安息日使令一个人全然好了,你们为甚么向我生气呢?
  • 24 不可按外表断定是非,总要按公义来断定。」
  • 25 耶稣身份的辩论 有些住在耶路撒冷的人说:「这不是他们想要杀的那个人吗?」
  • 26 你看他还公开的讲道,他们也不向他说甚么,难道官长们真知道这人是基督吗?
  • 27 基督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从那里来,我们却知道这个人是从那里来的。」
  • 28 那时耶稣在殿院里教训人,大声说:「你们也知道我,也知道我从那里来;我来不是出于自己的主意,但那差我来的是真的。你们不认识他,
  • 29 我却认识他,因为我是从他来的,他差了我来。」
  • 30 他们就想要捉拿耶稣,但是没有人下手,因为他的时候还没有到。
  • 31 在羣众里有许多信他的,说:「基督来的时候,他所行的神蹟,难道会比这人所行的更多吗?」
  • 32 法利赛人听见羣众这样议论耶稣,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就打发差役去逮捕他。
  • 33 于是耶稣说:「我还有短暂的时间和你们在一起,就要回到那差我来的那里去。
  • 34 你们要找我,却找不到;我所在的地方你们不能到。」
  • 35 犹太人的领袖就彼此对问说:「他要往那里去,叫我们找不着呢?难道他要往散居在希腊中的犹太人那里去教导希腊人吗?
  • 36 他说:『你们要找我,却找不着,我所在的地方,你们不能到。』这话是甚么意思呢?」
  • 37 论圣灵 节期的最后一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稣站着高声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
  • 38 让信我的人喝,就如经上说:『从他里面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
  • 39 (耶稣这话是指着信他之人要受圣灵说的,那时圣灵还没有赐下来,因为耶稣尚未得着荣耀。)
  • 40 对耶稣的不同看法 羣众听见这话,有的说:「这真是那先知!」
  • 41 有的说:「这是基督!」但也有的说:「基督岂是从加利利出来的吗?
  • 42 经上岂不是说,基督是大卫的后裔,从大卫本乡伯利恒出来的吗?」
  • 43 于是羣众因着耶稣起了分争。
  • 44 其中有人要捉拿他,只是无人下手。
  • 45 不信 差役回到祭司长和法利赛人那里,他们问:「你们为甚么没有带他来呢?」
  • 46 差役回答说:「从来没有像他这样说话的。」
  • 47 法利赛人就说:「你们也受迷惑了吗?
  • 48 官长或是法利赛人岂有信他的呢?
  • 49 但这些不明白律法的贱民是被咒诅的。」
  • 50 官长中有尼哥底母,就是从前去见耶稣的,对他们说:
  • 51 「不先听本人的口供,不知道他所作的事,难道我们的律法还定他的罪吗?」
  • 52 他们回答说:「你也是出于加利利吗?你且去查考,就可知道加利利没有出过先知。」
  • 53 行淫时被捉的妇人 于是各人都回家去了。
回到本卷目录 回到本版本目录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