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登山訓眾論孰為有福 耶穌 見眾、乃登山、既坐、門徒就焉、
2
啟口訓之曰、
3
虛心者福矣、以天國為其有也、
4
哀慟者福矣、以其將受慰也、
5
溫柔者福矣、以其將嗣地也、
6
飢渴慕義者福矣、以其將得飽也、
7
矜恤者福矣、以其將見矜恤也、
8
清心者福矣、以其將見上帝也、
9
致和者福矣、以其將稱為上帝子也、
10
為義而見窘逐者福矣、以天國為其有也、
11
為我而人詬爾窘爾、妄以諸惡誣爾、爾福矣、
12
宜欣喜歡樂、以爾在天之賞大也、蓋前乎爾之先知、人亦如是窘逐之、
13
以門徒比為鹽比為光比為山頂之城比為明燈 爾乃世之鹽、鹽失其味、何以復之、後無所用、惟棄於外、為人所踐耳、
14
爾乃世之光、邑建於山、不能隱也、
15
人燃燈、不置斗下、乃置檠上、則普照同室之人、
16
如是、爾之光亦當照乎人前、俾人見爾善行、榮爾在天之父焉、
17
自明降世為成全律法 勿意我來廢律、或先知也、我來非以廢之、乃以成之、
18
我誠語汝、天地未廢、律之一點一畫必不廢、迨皆成焉、
19
故廢此誡至微之一、又以是訓人者、在天國必謂之至微、惟遵行之、且以訓人者、在天國必謂之大也、
20
我語汝、儻爾之義、無以尚乎士子法利賽人之義、斷不進於天國也、
21
闡明何為殺人 爾聞有語古人云、勿殺、殺則干乎鞫、
22
惟我語汝、怒兄弟者干乎鞫、謂兄弟曰、愚者、干乎公會、曰妄者、干乎火獄、
23
故爾獻禮於壇時、而念兄弟與爾有隙、
24
則留禮物於壇前、先往和乃兄弟、然後來獻爾禮物焉、
25
訟爾者尚偕爾於途、急與之和、恐付爾於士師、士師付爾於隸、而下於獄、
26
我誠語汝、非毫釐盡償、斷不得出也、
27
闡明何為姦淫 爾聞有言、勿淫、
28
惟我語汝、見色而好之者、心已淫之矣、
29
設也右目陷爾於罪、則抉而棄之、寧喪百體之一、勿全身委地獄、
30
設也右手陷爾於罪、 則斷而棄之、寧喪百體之一、勿全身入地獄、
31
又言若人出妻、宜以離書與之、
32
惟我語汝、非以姦故而出妻、是使之淫也、娶所出之妻者、亦淫也、
33
講論起誓 爾又聞有語古人云、勿背誓、誓必償之於主、
34
惟我語爾、概勿誓、勿指天、以天乃上帝座也、
35
勿指地、以地乃其足几也、勿指 耶路撒冷 、以其為大君之京師也、
36
勿指爾首而誓、以首之一髮、爾不能使之為黑為白也、
37
顧爾之言、宜是是否否、過此則出於惡者也、
38
受屈當忍 爾聞有言、目償目、齒償齒、
39
惟我語汝、勿與惡者敵、或批爾右頰、並轉左頰向之、
40
或欲訟爾、索爾裏衣、即外服亦聽取之、
41
或強爾行一里、則偕之行二里、
42
求爾者與之、借爾者勿却、
43
宜推愛及敵 爾聞有言、鄰則愛之、敵則惡之、
44
惟我語汝、敵爾者愛之、窘逐爾者、為之祈禱、
45
則可為爾天父之子、蓋天父使日照於善不善、雨降於義不義者也、
46
爾愛乎愛爾者、有何賞耶、稅吏不亦然乎、
47
爾惟問安於兄弟、有何過人耶、異邦人不亦然乎、
48
宜奮志為完全人 故當純全若爾天父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