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善惡互論垂為箴言 貧而行正、愈於愚而乖謬、
2
心有欲而無知、乃為不善、足疾趨者、難免失路、
3
人因愚而敗其途、其心遂怨耶和華、
4
富厚則友朋增、貧窮則故舊絕、
5
妄證者不免刑、言誑者難逭罪、
6
好施濟、則求之者多、好饋遺、則友之者眾、
7
貧乏者昆弟惡之、況彼友朋、豈不遠之、追而與語、其人已渺、
8
得智慧者愛己生、守明哲者獲福祉、
9
妄證者不免刑、言誑者必淪喪、
10
蠢者逸樂非所宜、況奴隸制君長乎、
11
人而精明、遲於發怒、赦宥愆尤、為其榮耀、
12
王怒如獅之咆哮、王恩如露之潤草、
13
蠢子為其父之災、悍婦乃恆滴之水、
14
第宅貨財、為祖父所遺、賢妻為耶和華所賜、
15
懈怠致酣眠、惰者受飢餓、
16
守誡者保生、輕道者必死、
17
恤貧者乃貸於耶和華、必如其善行而償之、
18
子既有望、宜加懲責、勿任其敗亡、
19
暴怒者必遭刑、爾若救之、必再救之、
20
爾其聽規訓、受懲責、終則為智、
21
人心多謀、惟耶和華之志必成、
22
人之可慕、在其仁慈、貧窮愈於欺誑、
23
寅畏耶和華、致得生命因而恆足、災不及身、
24
惰者染指於盂、不反於口、
25
扑責侮慢者、則拙人增識、斥責通達者、則智慧愈明、
26
迫其父、逐其母、乃貽羞招辱之子、
27
我子、聽訓而棄哲言、爾勿為此、
28
匪徒作證、戲笑公義、惡人吞食邪慝、
29
刑罰為侮慢之徒而設、鞭扑為蠢人之背而具、